苹果:库存呈现量质双低 需求偏淡形成掣肘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08:41
 

  一、行情回顾

  新季入库数据偏低,商品率不佳的供给端因素支撑下方空间,推动市场短期情绪偏强。

  二、苹果基本面分析

  2.1 好货价格高位持稳 市场氛围偏淡

  据钢联数据统计,截至11月12日,洛川70#以上半商品均价4.15元/斤,较上周环比持平;栖霞纸袋80#一二级均价3.75元/斤,较上周环比持平;静宁纸袋75#均价5.5元/斤,较上周环比持平。截至11月12日,广东主要批发市场日均到货量为16.3车,较上周上升4车。今年晚熟上市推迟,加之商品率偏低,好货供给相对偏紧,价格整体高位持稳。当前以质论价情况突出,报价浮动较大,但整体来看,较去年同期上涨0.5-1元/斤。近期冷库货源已开始陆续发往销区,销区需求表现偏淡,市场到车水平处于低位。

  2.2 入库进入收尾阶段 库存呈现量质双低局面

  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2025年国内苹果产量为3431.42万吨,较去年下降6.01%。产量数据与此前市场预期基本吻合,下降程度相对有限。截止11月12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为764.24万吨,较上周增加65.81万吨,较去年同期低90.54万吨,下降10.59%。受连阴雨影响,新季上市时间整体推迟,入库进度延后。当前西北产区入库已基本结束,山东产区本周果农入库增量较多,入库量向上修正,不过下周山东产区入库工作也将进入收尾阶段,本季入库整体偏低格局已定。并且库存商品率偏低,呈现量质双低局面。

  2.3 出口季节性回暖 中小果需求旺盛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我国苹果当月出口量为7.08万吨,较8月环比增加16.4%,较去年同期减少26.86%。我国苹果出口的传统旺季集中在每年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24/25果季开秤价较低,保持了价格优势,25年1-3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增加。进入4月后,经过前期持续出库,冷库剩余库存量已明显减少,可供出口的货源相对有限。加之低库存支撑下,苹果价格明显上涨,出口竞争力有所削弱。苹果出口呈现明显季节性回落态势,并在6月跌至历史偏低水平。7月后,早熟陆续上市,出口环比大幅恢复,但整体仍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0月新季晚熟下树后,商品率偏低,供应国内市场的好货偏紧,而适合出口的中小果货源供应较为充足。四季度是传统出口旺季,出口量有望延续环比增加势头。

  2.4 秋冬季水果供给充裕 稀释苹果消费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水果品类的选择日趋多样化,稀释了苹果单品消费的能力。而苹果受时令水果的替代性较强。其中柑橘类、梨的生长周期与苹果相近,和苹果的替代关系最强。截至11月12日,上海农产品市场鸭梨批发均价为5元/公斤,较上周环比持平。上海农产品市场砂糖橘批发均价为8元/公斤,较上周环比持平。受今年北方气候的不利影响,梨类遇到类似苹果的情况,好货供应紧张,不过在管理技术提升的背景下,整体产量依然充裕。而柑橘类作为我国产量第一的水果品类,今年延续增长势头。柑橘、梨类的上市期与苹果重合,且同为大宗水果,对苹果消费形成明显替代效应。

  三、行情总结

  由于本果季入库进度延后,当前市场仍处于入库阶段,相较于11月初的初步统计,库存同比降幅已有所收窄,但整体入库规模不及去年的格局已基本确定。且库存苹果的商品率整体偏低,优质货源占比不足,这种量少质差的库存结构,为本季苹果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不过当前市场需求端表现依旧疲弱,受春节偏晚影响,节日备货需求尚未启动,同时秋冬季各类水果集中上市形成消费分流,加之本季苹果呈现“价高质低”的特点,终端市场采买态度相对谨慎,其中中等及偏下品质货源的销售压力尤为突出。综合来看,短期内受优质货源偏紧的支撑,苹果价格存在偏强运行的预期,但考虑到需求端的制约,价格上行空间仍需谨慎看待。苹果2601合约参考区间9000-9700元/吨。(国元期货)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