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2025年11月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08:41
2025年11月份油籽供需报告
本月预计2025/26年度美国油籽产量将达到1.258亿吨,较此前预测调低100万吨。产量调低主要归因于大豆产量下调,但是花生和棉籽产量上调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本月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43亿蒲,较此前预测调低4800万蒲,主要因为单产预期值调低0.5蒲至每英亩53.0蒲。
由于9月30日谷物库存报告显示大豆期初库存较低,加上本月调低大豆产量,美国大豆供应量比9月份预测调低了6100万蒲。
本月预测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为16.4亿蒲,较此前预测调低5000万蒲,主要因为供应下调以及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上调。9月份阿根廷暂时取消出口税,导致阿根廷大豆出口登记量在美国出口旺季期间激增。此外,自上次供需报告发布以来,美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导致美国大豆价格上涨,并缩小了美国大豆与其他主要出口国之间的价格差距。虽然本年度剩余时间内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预期有所增长,但是这些增长可能会被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下降所抵消,因为在这些市场,美国大豆相对其他出口国的价格优势已不再显著。
美国大豆压榨预期维持不变,期末库存略有下调。2025/26年度美国大豆的农场年度均价上调0.50美元至每蒲10.50美元。豆粕年度均价上调20美元至每短吨300美元。豆油年度均价维持在每磅53美分不变。
本月下调了2025/26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测,主要因为大豆和葵花籽产量下调,部分被油菜籽和棉籽产量上调所抵消。
全球大豆产量下调410万吨,主要因为美国、乌克兰和印度的产量调低。全球葵花籽产量下调100万吨,主要因为乌克兰、俄罗斯、欧盟和土耳其的产量下调,部分被阿根廷的葵花籽产量上调所抵消。全球油菜籽产量上调130万吨,主要因为欧盟、澳大利亚、乌克兰和英国产量上调。
本月对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供需预测的调整包括:期初库存和产量下调、压榨量下调、出口量略有上调以及期末库存下调。
全球大豆期初库存下调20万吨,这是基于对2024/25年度供需平衡表的更新。2024/25年度美国、欧盟和阿根廷大豆期末库存下调,而巴西和中国的期末库存上调。欧盟大豆期末库存下调,因压榨量上调。
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供需平衡表显示,出口和压榨量上调导致库存调低。
巴西2024/25年度的供需平衡表调整包括:产量上调250万吨至1.715亿吨,反映了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的预估和迄今为止的用量数据。根据迄今为止公布的数据,巴西2024/25年度的大豆压榨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均上调。
中国2024/25年度期末库存上调,因为进口上调,但部分被压榨上调所抵消。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压榨量调低170万吨至3.65亿吨。印度大豆压榨预期下调,因产量下调。阿根廷压榨量下调,因期初库存调低和出口上调。但是巴西大豆压榨量上调100万吨至5900万吨,以便和上年压榨量上调保持一致。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上调20万吨,达到1.88亿吨。其中巴西出口量上调50万吨,阿根廷上调230万吨,以便和上年度出口上调以及迄今为止的出口登记量庞大保持一致;美国和乌克兰的出口调低,基本抵消了上述上调。
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调低200万吨至1.22亿吨,阿根廷、巴西、美国、欧盟、乌克兰和印度的库存调低,但部分被中国的库存调高所抵消。
2025年11月份小麦供需报告
本月对2025/26年度美国小麦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供应量调高,期末库存上调,消费量保持不变。供应上调是由于产量调高5800万蒲至19.85亿蒲,这是因为美国农业部9月30日发布的《小谷物产量汇总》显示美国小麦产量创纪录。由于全球供应量上调,降低了市场对本年度剩余时间小麦价格的预期,小麦年度农场平均价格因此下调0.10美元至每蒲5.00美元。
本月对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供应量、消费量、贸易量和期末库存均有所调高。全球小麦供应量调高1170万吨,达到10.903亿吨,主要得益于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在内的大多数主要小麦出口国产量调高。全球消费量调高430万吨,达到8.189亿吨,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欧盟的饲料和其他用量调高。全球小麦贸易量调高250万吨,达到2.172亿吨,主要原因是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量上调,而俄罗斯小麦出口预期下调仅起到部分抵消作用。2025/26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调高740万吨,达到2.714亿吨,这也导致全球小麦库存出现2019/20年度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
2025年11月份粗粮供需报告
本月对2025/26年度美国玉米供需预测的调整包括:供应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均有所上调。本月调高期初库存,但部分被产量下调所抵消,使得总供应量调高1.44亿蒲。基于9月30日发布的谷物库存报告,本月将期初库存上调2.07亿蒲。本月预计美国2025/26年度玉米产量为168亿蒲,较9月份调低6200万蒲,原因是单产下调0.7蒲至每英亩186.0蒲。谷物玉米的收获面积保持9000万英亩不变。美国玉米总消费量调高1亿蒲,因为出口目标调高1亿蒲至31亿蒲,反映迄今为止的出口步伐强劲。出口检验数据显示9月份和10月份的出口量均创下月度纪录。由于供应上调幅度超过消费上调幅度,本月将玉米期末库存调高4400万蒲至22亿蒲。美国玉米年度平均农场价格上调10美分至每蒲4.00美元。
本月将2025/26年度全球粗粮产量调高320万吨,达到15.76亿吨。本月对2025/26年度美国以外国家粗粮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产量上调,贸易基本保持不变,期末库存下调。美国以外国家玉米产量预测上调,主要因为墨西哥和欧盟的产量上调,但部分被埃及产量下降所抵消。墨西哥产量上调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预计扩大。欧盟产量上调的主要原因是法国产量上调,但部分被德国的产量下调所抵消。
美国以外国家的大麦产量预期上调,主要原因是欧盟、俄罗斯、阿根廷和乌克兰的产量上调,但部分被英国的产量调低所抵消。
全球粗粮贸易的主要调整包括:美国和南非的玉米出口上调,但乌克兰的玉米出口调低。伊朗、埃及、委内瑞拉和英国的玉米进口调高,但中国、欧盟和泰国的玉米进口调低。美国以外国家的玉米期末库存调低,主要因为中国库存下调,但被阿根廷、墨西哥和乌克兰库存调高部分抵消。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小幅调低至2.813亿吨。
2025年11月份大米供需报告
本月对2025/26年度美国大米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供应量调低,国内消费和出口量保持不变,期末库存下调。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NASS)在11月份产量报告里下调了美国大米供应量,将2025/26年度产量下调150万美担至2.073亿美担,原因是单产下调至每英亩7506磅,比之前的预测调低了53磅。美国长粒米产量预计为1.527亿美担,中短粒米产量合计为5470万美担。2025/26年度美国大米期末库存下调150万美担至5190万美担,比上年减少4%。本月将2025/26年度美国所有大米的年度农场均价(SAFP)下调0.50美元,降至12.70美元/美担,因为长粒米和其他州(南部)中短粒米的年度农场均价预期值下调。
本月对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供应量略有下调,消费量略有上调,贸易量上调,期末库存下调。本月将全球大米供应量调低40万吨至7.291亿吨,主要原因是泰国和塞内加尔的期初库存下调,以及巴基斯坦和塞内加尔的产量下调,超过了菲律宾和埃及产量上调的影响。本月将2025/26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上调20万吨至创纪录的5.424亿吨,主要原因是尼日利亚和埃及的消费量上调。2025/26年度全球大米贸易量调高80万吨至6290万吨,主要原因是中国和泰国的贸易调高。2025/26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调低50万吨至1.867亿吨,主要因为泰国、巴基斯坦和塞内加尔库存下调,超过了其他几个国家库存调高的影响。
本月发布的2025/26年度美国棉花供需展望调整包括:产量、出口和期末库存均均较9月份上调,而消费量和进口预期维持不变。本月将美国棉花产量预期上调近90万包至1410万包,反映大多数州的单产预期上调,使得全国平均单产预期值调高近7%,达到每英亩919磅。出口预期上调20万包至1220万包。期末库存上调近20%,达到430万包,库存用量比为30.9%。2025/26年度陆地棉年度农场均价预计下调至每磅62美分。
本月对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库存量均较9月份有所上调。全球棉花产量预期值上调240万包,其中中国产量上调100万包,美国上调约90万包,巴西上调50万包。全球贸易量上调30万包,消费量上调5万包。期初库存上调超过40万包,主要反映部分国家更新后的2024/25年度贸易数据。受上述调整影响,2025/26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计上调约280万包,达到7590万包。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博易大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