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海上浮动原油库存飙升至三年高点,制裁与中国配额限制抑制需求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07:20
外媒11月10日消息:截至10月底,亚洲海域浮动原油库存激增至三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出西方制裁和中国进口配额紧缩对该地区需求的双重冲击。
船舶追踪机构卡普勒的数据显示,亚洲水域的海上浮动原油库存总量达到5300万桶,较9月初增加约2000万桶;另一机构OilX估计该数字接近7000万桶。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增量来自西方制裁的伊朗、委内瑞拉及俄罗斯原油,这些国家出口的原油因为受到制裁而被迫滞留海上。
美国、英国与欧盟近期加码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制裁,尤其是10月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卢克石油实施新禁令,导致中印这两大俄罗斯原油买家转向中东等供应源。这一方面支撑了国际油价;另一方面,亚洲市场吸收受限,导致“影子原油”在海上滞留。Braemar船运经纪分析师玛丽·梅尔顿指出,中国山东独立炼厂库存偏高且进口配额即将用尽,难以消化抵港原油,造成大量货轮在港口外滞留。
Vortexa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61亿桶伊朗原油滞留海上,较9月底增加2250万桶;委内瑞拉原油海上库存则升至7230万桶。俄罗斯原油在亚洲水域的浮存量亦环比飙升六倍至600万桶。
分析认为,中国独立炼厂因担忧遭美方制裁而放缓采购,而国有企业则因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遭制裁而暂缓交易。
同时,中国炼厂的2025年度进口配额在9月底已基本耗尽,导致买盘骤降。卡普勒的分析指出,未来数月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仍将面临压力,而部分民营炼厂或继续转向折价更大的伊朗原油。
贡渥集团首席执行官托恩奎斯特表示,西方制裁使海上库存创下新高,短期内虽避免了全球供应过剩,但中长期或削弱市场流动性与定价稳定性。整体来看,亚洲浮动库存激增显示地区需求暂时受抑,而制裁结构性影响仍将延续至2026年。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博易大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