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期货周评:地缘/制裁提供短期反弹,中期油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15
  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11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揭示了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进一步松动的迹象。

  供应端:IEA预测2026年石油总供应量将达到1.087亿桶/日,2026年全球石油基本面过剩409万桶/日(前值为为397万桶/日)。本月报告将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测上调了14万桶/日,至310万桶/日。这一调整主要源于对非OPEC+国家,特别是美国产量的更乐观评估。与上月相比,美国2025年供应增长预测被上调了11万桶/日,其强劲的页岩油及天然气液产量是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供应前景的不确定性因10月下旬美国对Rosneft和Lukoil的新制裁以及局部地缘局势升温而急剧上升。尽管报告暂时维持产量预测,但明确指出了显著的下行风险。

  需求端:IEA预计2025年总需求平均将达到1.039亿桶/日,2026年总需求平均将达到1.047亿桶/日。报告将202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需求增长预测大幅上调了17万桶/日,至92万桶/日,这主要基于中国实际交付数据强于初期评估。受此影响,2025年全年需求增长预测也从原先的71万桶/日相应小幅上调至78.8万桶/日,2026年的增长预期由69.9万桶/日上调至77万桶/日的温和水平。尽管IEA对全球原油市场的需求预期小幅上调,但仍低于80万桶/日,对中期需求前景保持谨慎的看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全球需求增长仍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库存数据的变化最为直观地反映了市场转向过剩的压力。9月份全球可观察库存激增77.7百万桶,达到202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而初步数据显示10月份库存继续攀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水上浮仓在短短两个月内累积了194百万桶,其中受制裁的原油占比约32%。这一“海上隐形库存”的快速积累,是上月报告未能充分捕捉到的、表明供应过剩正在实体层面加剧的关键信号。

  价格走势方面,北海原油在10月连续第四个月下跌,市场对弱基本面和新制裁风险的综合反应导致价格波动加剧。炼油利润则因计划外停产和俄罗斯下游受阻而跃升至两年高位,这一紧张局面较上月预期更为严峻。

  综合而言,IEA认为当前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供给持续强劲增长与需求温和复苏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库存水平不断攀升,价格承压下行。尽管地缘政治事件与炼油环节紧张为市场提供短期支撑,但中期来看,供需失衡格局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OPEC+产量政策的适时调整、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的演变以及制裁措施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实际影响程度。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